設為首頁 | 收藏本站
三亞城市職業(yè)學院歡迎您!Welcome to Sanya City College!
文章模塊(1)
組  長:李國昌(學院黨委副書記)副組長:郭曉翔(教務處副處長)馬秋鳳(公共教學部主任)陳  嬋(旅游管理系主任)王詩洋(城市管理系主任)趙  君(經(jīng)濟管理系副主任)組  員:職業(yè)漢語課程組教師及各院系教秘
2022-03-25
新聞中心訊 8月31日至9月2日,中共復旦大學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(擴大)會議召開。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...
2020-04-15
識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,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關鍵。新課程標準指出,小學階段識字量應達到3500個左右,而小...
2020-04-15
電子商務專業(yè)是融計算機科學、市場營銷學、管理學、經(jīng)濟學、法學和現(xiàn)代物流于一體的新型交叉學科。培養(yǎng)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...
2020-04-15
王廣發(fā)
ABUIABACGAAgpJbQ-wUoi46CrQEwhAI4wgI

王廣發(fā),中共黨員,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,1993年創(chuàng)辦北京法政實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,現(xiàn)任法政集團董事長、北京王府學校總校長,大連嘉匯教育集團董事長、總校長,三亞城市職業(yè)學院校長。

王廣發(fā)董事長還是北京市工商聯(lián)(商會)副會長、南南合作促進會副會長、東宇全球化智庫基金會副理事長、全球化智庫(CCG)資深副主席、北京環(huán)球英才交流促進會會長、中國發(fā)展戰(zhàn)略學研究會戰(zhàn)略思維與領導能力專業(yè)委員會副主任、中央黨校創(chuàng)新工程高端智庫項目特邀研究員、外交學院董事、中國政法大學董事、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副理事長、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終身教授、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、北京科技大學學生創(chuàng)業(yè)導師、海峽兩岸法學交流促進會副理事長、英國 AQA 中國首席顧問、江蘇教育現(xiàn)代化研究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、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(xié)會常務理事、財政部中國總會計師協(xié)會原副主席。


ABUIABAEGAAg49yT_QUoyJHpzAYw5AE4lAI

語言文字知識小課堂 | 虛詞不虛 用對用好

發(fā)表時間:2023-12-05 16:49來源:語言文字報

虛詞不“虛”。清代劉淇在《助字辨略》中指出:“一字之失,一句為之蹉跎;一句之誤,通篇為之梗塞?!庇纱俗阋娞撛~的重要作用。然而人們對虛詞的運用常常不夠重視,用錯的時候也不少。為了把虛詞用對用好,我們要注意六個方面。

一、 不要濫用

所謂濫用,是指不該用而用。這類毛病,輕則使語言臃腫累贅,重則影響句子結構和句意表達。濫用虛詞常常表現(xiàn)為所使用的虛詞同與之配合的詞語在表意上重復。如:

1)在我國,生物鐘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方興未艾。

2)他對工作勤勤懇懇,吃苦耐勞。

3)他的20多件作品參加了上海民間工藝品的征集活動,大部分入選,在民間工藝品展覽中展出,受到好評。

例(1)中,“方興未艾”指事物正在發(fā)展,未到止境,其中“方”就是“正在”的意思,是副詞,在它前邊再加上一個表相同意思的副詞“正”豈不疊床架屋?例(2)中的“勤勤懇懇”為形容詞的重疊形式,表示程度深,不能再受程度副詞的修飾,“很”字贅余;如果不去掉“很”字,形容詞就得改成“勤懇”。例(3)中的“入選”即“被選上”,是表被動的,前面不能再加“被”字。濫用介詞的情況也很常見。如:

4)為什么對于這種浪費人才的現(xiàn)象,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呢?

“這種浪費人才的現(xiàn)象”本應是上述句子的主語,可是由于使用了“對于”,它便成了介賓短語的一部分,喪失了做主語的資格,結果造成句子成分的殘缺。此處“對于”應該刪去。

二、 不要漏用

所謂漏用,是指該用某個虛詞而沒有用。這往往使結構關系不明、語意不清,甚至造成誤解。如:

(5)大家對護林員揭發(fā)林業(yè)局帶頭偷運木材的問題,普遍感到非常氣憤。

上句的原意顯然是說大家對護林員揭發(fā)的林業(yè)局帶頭偷運木材的問題感到氣憤,由于在“揭發(fā)”和“林業(yè)局”之間少了一個結構助詞“的”,意思就完全變了,變成大家對護林員揭發(fā)林業(yè)局的問題這一舉動感到氣憤了。

三、 不要誤用

所謂誤用,是指該用這個虛詞而用成另一個虛詞。虛詞一般只有語法意義,這種意義不易把握,稍不注意,就會用錯。如:

(6)參加研討會的全體學者對漢語或英語都很精通。

(7)如果作者的想象脫離了人物的思想實際,過于夸大人物的事跡,反而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。

(8)由于改編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,憑主觀想象加入許多不恰當?shù)那楣?jié),反而大大減弱了原作的思想性。

“或”表示兩種情況選一。例(6)中,“或”與后面的“都”矛盾,“或”顯然系“和”之誤。例(7)中“作者的想象脫離了人物的思想實際,過于夸大人物的事跡”,與“給人一種不真實的感覺”,構成一種順承關系,并非轉折,故用“反而”不妥,應改為“就”或“便”,以與“如果”呼應,構成條件與結果相一致的假設關系復句。例(8)中“大大減弱了原作的思想性”,是由于“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”造成的,前后是因果關系而非轉折關系,“反而”應改為“結果”,以與前面的“由于”相呼應。

四、 不要錯配

漢語中不少虛詞是配套使用的,使用時必須遵循虛詞搭配的規(guī)律或習慣,否則就會造成虛詞錯配的毛病。如:

(9)前幾年他不管遇到了許多挫折,但是一點也不灰心。

“不管”“但是”不相配。此句是個讓步轉折復句,“不管”應改成“盡管”,以與后邊的“但是”配合。

五、 關注特殊要求

不少虛詞在用法上有某些特殊的要求,如果不滿足這些要求,就會出現(xiàn)語病。如:

(10)焦裕祿這個名字青少年可能有些陌生,但四十歲以上的人它是很熟悉的。

上例涉及“對(于)”的使用條件問題。使用“對(于)”,必須注意主客體的位次。一般來說,動作的主體得放在“對(于)”的前邊,客體得放在“對(于)”的后邊,上例違反了這個原則。對這類句子改法有三:一是干脆刪去介詞“對(于)”;二是改變句式,在“對(于)”之后加“來說”;三是將“對(于)”前后的名詞性成分對調(diào)位置。

六、 不要“失位”

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不當(失位)也是一種常見錯誤。如:

(11)過去,內(nèi)地產(chǎn)品質量不是比沿海低,就是成本比沿海高。

只有前后分句主語一致時,才能把關聯(lián)詞放到主語的后面。上例中,兩個分句主語不同,前一分句的“不是”應調(diào)至主語“質量”的前面。

虛詞的學習和運用是不可忽視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學好虛詞、用好虛詞,對于提高理解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,對于維護和促進語言文字規(guī)范,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

學院熱線:0898-38219966
招生電話:0898-38289966
學院郵箱:sycsxy@163.com
海南省三亞市吉陽區(qū)抱坡路100號三亞城市職業(yè)學院
學院訂閱號